【一村一品】中华村:钟灵毓秀耀中华
| 招商动态 |2016-12-06
三茅有14个行政村和16个社区,
既有着繁华喧闹的城市景象,
也有着大江落日的自然风貌,
30个村社区如同五线谱上不同的音符,
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“音质”和亮点“曲调”。
近期,三茅君将推出【一村一品】栏目,
带领大家深入了解,
聆听每一个乡村的别样“旋律”。
今天,小编首先走进了中华村!
乡村名片
中华村位于三茅街道城北,东临友好,南靠广宁,西接兴阳,北望长江,由钟灵村、中华村、永固村村组合并而成。地域面积约4.8平方公里,现有人口3800余人。
10年振兴之路演绎中华“巨变”
工业经济从零到亿
2004年,合并后的中华村村级债务高筑,工业经济几乎为零,就这样的一个“薄弱村”,用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“中华梦”!
盘活存量
并村之前的几年,村办企业相继倒闭。如何盘活存量资产,成为振兴“中华”的关键。
为增强村级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,村里加强招商引资力度,华鼎、润圣先后落户中华,如今已成为中华村的骨干企业。
在村委的尽心帮助和全力培扶下,中华村先后创办了7家中小型企业,村办工业的复苏脉动也越来越清晰、越来越有力。
筑巢引凤
工业经济开始有起色,但如何实现村里增收,村民增收,也成为中华村振兴之路的必解难题。
为增加村级收入,中华村建起了标准化厂房,为小微企业发展“筑巢”。这些标准化厂房引来了一只只金闪闪的”凤凰“,带给中华村脱贫致富、强村富民的“香馍馍”。
抢抓发展机遇
城北科技园的落户,让一幢幢厂房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华村的土地上破土而出。
春柳北路改造工程、238省道复线一横一纵,将曾经的三个薄弱村(中林、中华、永固)紧紧串联成一个崭新的“大中华”。
中华村迈步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代,已成为城北令人瞩目的 “经济带”!
用心为百姓办实事
与百姓心连心
民生福祉大于天,幸福生活最关情。为了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,中华村一直在努力!
道路贯通连民意
近十年间,中华村共出资近500万元,修建40条道路,硬质化率达100%,极大地改善了村内环境,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。
现在,永固河畔的公路,既宽阔又平坦,真真正正的让老百姓出门更”畅通“。
水网改造解民忧
为解决群众吃难问题,中华村在全村范围内实施自来水水网改造工程,让全村百姓真正吃上正常、干净、卫生的自来水。
为彻底改变河道的脏、乱、差,中华村投入近100万元,进行大规模河道清淤,清理河道50多条,现全村自然埭80%的河道都得到了清淤治理,让老百姓享受水清岸绿的好环境。
居民点建设惠民生
中华花苑
“干净整洁的道路,错落有致的房舍”,这是中华花苑给人的第一印象。整齐划一、布局合理、设施齐全、干净卫生,中华花苑已经成为中华村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!
中华村全力推进居民点建设,实现绿化、硬化、亮化、美化工程,建成居民点基础配套设施,改善居民点生活环境,使居民点变得更宜居。
综合服务顺民意
一走进中华村,远远就能看到一座崭新的建筑。大楼上,“中华村综合服务中心”几个大字格外醒目。
综合服务中心的成立,让村民得到了很多便利和实惠。6层的服务中心大楼,内设综合服务大厅、计生服务站、农家书屋等,为村民提供 ‘一站式’服务。
文明新风“种”心里
推进中华精神美
在中华村,一场精神世界的美丽嬗变正在精彩演绎,一幅多彩的乡土画卷正徐徐展开,一股引领发展的文明新风正拂面而来。
中华诗社“颂”文明
中华村诗社是扬中市第一家村级诗社。诗社的成立带动村民参与到“喜读书、爱下笔”的氛围中来,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村民的娱乐休闲方式,净化村风民风。
古今乡贤“传”文明
以农民大讲堂为载体,用身边人说身边事,让更多的“平民英雄”、“最美三茅人”的故事走进讲堂,点亮道德的明灯。
文化乐园“植”文明
观众爱看表演,演员盼望演出,充满乡土气息的“草根舞台”演出,已经成为村里的“规定动作”。如今的中华村,到处洋溢着文明新风。
盛世清平和乐境,
不虚名冠美乡村。
中华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!
图文编辑:酸奶儿
图片来自子烨、中华村
